当前位置:首页 > 签名 >

夏字的艺术签名怎么写得好看(夏字签名怎么写霸气)

来源:uu个性网发布日期:2023-11-17 20:48:22

夏字的艺术签名怎么写得好看(夏字签名怎么写霸气)

夏字的艺术签名怎么写得好看【一】

1 .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2 .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3 . 夏田已报七分熟,秋稼方忧十日乾。

4 .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喜晴》

5 .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醉书》

6 .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7 . 僧房云濛濛,夏月寒飕飕。

8 . 夏木垂嘉阴,中夜微雨集。

9 .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

10 .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夏字的艺术签名怎么写得好看【二】

1 .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2 .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3 . 春禽余哢在,夏木新阴成。

4 .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5 .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李商隐《晚晴》

6 .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7 .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

8 . 春蚕眠巨箔,夏蜩化枯枝。

9 .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10 .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夏字的艺术签名怎么写得好看【三】

1 .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2 . 夏披嵩岑风,冬赏龙山雪。

3 . 夏当服绮罗轻凉。行力自苦。

4 .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的《夏日山中》

5 .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畿《三衢道中》

6 .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7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8 .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9 .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10 .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施肩吾《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夏字的艺术签名怎么写得好看【四】

1 .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2 .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

3 .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 .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的《暑旱苦热》

5 .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6 .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唐·贾弇《孟夏》

7 .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8 .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9 .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0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夏字的艺术签名怎么写得好看【五】

1 .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2 .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的《观刈麦》

3 .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夏雨后题》

4 .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5 .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6 . 我行自春仲,夏鸟忽绵蛮。

7 .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8 .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9 .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春。

10 .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