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签名 >

陈佳慧书法签名(陈佳慧的艺术签名怎么写)

来源:uu个性网发布日期:2024-01-27 14:33:27

陈佳慧书法签名(陈佳慧的艺术签名怎么写)

陈佳慧书法签名【一】

1 .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2 .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3 .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文征明《钱氏池上芙蓉》

4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5 .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6 . 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7 . 翰墨怡且乐,书法寿而康。

8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9 . 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10 .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陈佳慧书法签名【二】

1 .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

2 . 忧国者不顾其身,爱民者不罔其上。——林逋

3 . 笔墨纸砚描绘山水诗乡梦,多彩宣城争创“中国书法城”。

4 . 瓜无滚圆,人无十全。

5 .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6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 . 写好硬笔字,为人生添色彩。

8 . 书书法作品,传传统文化。

9 . 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莎士比亚

10 . 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陈佳慧书法签名【三】

1 . 古柳垂堤风淡淡,新荷漫沼叶田田。白羽频挥闲士坐,乌纱半坠醉翁眠。游梦挥戈能断日,觉来持管莫窥天。堪笑荣华枕中客,对莲余做世外仙。

2 . 蛾儿雪柳黄金缕,

3 .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4 . 心系书协,振兴东华。

5 .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屈原

6 . 画荷花二首宋释云岫

7 .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范晔

8 . 起徘徊时有香气吹来,云藻乱,叶底游鱼动影。——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9 . 写漂亮字,做优秀人,字如其人。

10 .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陈佳慧书法签名【四】

1 . 长恨涉江遥,移近溪头住。闲荡木兰舟,误入双鸳浦。无端轻薄云,暗作廉纤雨。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

2 . 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3 . 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画微瘦,若霜林无叶,瀑水进飞。

4 . 见人不施礼,枉跑四十里;见人施一礼,少走十里地。

5 .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

6 .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7 . 寸寸山河寸寸金。——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8 . 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9 . 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10 .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陈佳慧书法签名【五】

1 .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

2 .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3 .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4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6 .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7 .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8 . 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9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10 . 木兰舟上,何处吴娃越艳:藕花红照脸。——孙光宪《河传·风飐》

陈佳慧书法签名【六】

1 .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 . 一个不敌两人计,三人合唱二台戏。

3 . 点到为止,一字千金。

4 . 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5 .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6 . 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

7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8 .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9 . 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