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录 >

名人名言及适用范围(名人名言以及适用范围)

来源:uu个性网发布日期:2024-06-21 21:00:11

名人名言及适用范围(名人名言以及适用范围)

名人名言及适用范围【一】

1 . ·恶人的友谊一下子就会变成恐惧,恐惧会引起彼此憎恨,憎恨的结果,总有一方或双方得到咎有应得的死亡或祸根。

2 .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3 . 解释: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4 . ·酒食上得来的朋友,等到酒尽樽空,转眼成为路人。

5 . ·青春的特征乃是动不动就要背叛自己,即使身旁没有诱惑的力量。

6 . 警民团结一条心,大灾面前有大爱!

7 . 三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8 . ·勤为无价宝,慎为护身术。——莎士比亚名言

9 . ·要是你做了狐狸,万一骗子向你告发,狮子会对你起疑心;

10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文子,卫大夫。“文”是他的谥。朱熹注:“凡人性敏多学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论语集注》又说:“古人谥法甚宽”,“孔文子固是不好,只此节此一惠,则敏学下问,亦是它好处”足见孔子“宽肠大度,所以责人也宽”(《朱子语类》卷二九。

名人名言及适用范围【二】

1 . 履行新使命,抗洪当先锋!

2 .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3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 . ·千万人的失败,都有是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尚差一步就终止不做了。

5 . ·一个人思虑太多,就会失却做人的乐趣。

6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 . 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三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8 .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9 . ·凭着日规上潜私的阴影,你也能知道时间在偷偷地走向亘古。

10 . ·没有什么事是好的或坏的,但思想却使其中有所不同。

名人名言及适用范围【三】

1 . 其进锐者,其退速。

2 . ·当我们还买不起幸福的时候,我们绝不应该走得离橱窗太近,盯着幸福出神。

3 .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

4 . 这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5 . ·最后的结果确定工作的成败。

6 .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7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孔子《论语》

8 . (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9 .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论语》

10 .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名人名言及适用范围【四】

1 .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2 . (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3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孔子《论语》

4 .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5 . 语言浅近而意义深远的话,这属于善言;运用简单但影响广泛的方法,这属于善道。君子的语言,看去平平凡凡但都含着很深的道义;君子的操守,以修养本身入手进而达到使天下太平。一般人的毛病就在于放下自己的田不去种而来耕别人的田——对别人要求十分严格,可自己承担的却很少。

6 . WillianShakespeare

7 . 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

8 . ·聪明人变成了痴愚,是一条最容易上钩的游鱼;因为他凭恃才高学广,看不见自己的狂妄。愚人的蠢事算不得稀奇,聪明人的蠢事才叫人笑痛肚皮;因为他用全副的本领,证明他自己愚笨。

9 . ●言必信,行必果。

10 . ·名誉是一件无聊的骗人的东西;得到它的人未必有什么功德,失去它的人也未必有什么过失。

名人名言及适用范围【五】

1 . 奋战到底,让党放心!

2 . ·懦夫在未死以前,就已经死了好多次;勇士一生只死一次,在一切怪事中,人们的贪生怕死就是一件最奇怪的事情。

3 . ·名字有什么关系?把玫瑰花叫做别的名称,它还是照样芳香。

4 . ·隐藏的忧伤如熄火之炉,能使心烧成灰烬。

5 . 解释: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6 .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7 .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8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说文》:“坦,安也。”荡荡,广远之称。戚戚,时时忧虑之称。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皇侃疏引江熙曰:“君子坦而夷任,荡然无私。小人驰兢于荣利,耿介于得失,故长为悉府也。”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见《论语集注》《荀子·子道》篇言君子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与此义同。

9 . ·书籍是人全人类的营养品。

10 . ●火要空心,人要实心。

名人名言及适用范围【六】

1 .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 . 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3 . 解释: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4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汉郑玄《论语注》:言此才,勉人于学也。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未得,则发愤而忘食;已得则乐之而忘忧;以是二者俯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数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学之笃耳”。近人康有为《论语注》:“忘食,则不知贫贱;忘忧,则不知苦戚;忘老,则不知死生;非至人安能至此”。其句意谓:发奋用功连吃饭也不记得(学有所获,便高兴得忘了忧虑,连入老境也未觉察。此实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辞。《礼记·表记》:“子曰:‘《诗》之好仁如此。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其一生好学不倦,倡导积极有为,对所创立学说的实现孜孜以求,“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礼记·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强不息,终老不疲与明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5 . 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6 . 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7 . ·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了。

8 .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9 . 有预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份苛刻的诋毁。

10 . 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名人名言及适用范围【七】

1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又见《孟子·公孙丑上》:“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吕氏春秋》亦记载:“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句意谓:默默将所见所闻记于心间,发愤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学生不知疲倦。南宋朱熹《论语集注》:“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至,而犹不敢当,则谦而又谦之辞”。近人钱穆认为“或以本章为谦辞,实非也。”(《论语新解》孔子于此所举三事:其一,重在言识(记忆,不在言默,所谓“多闻,质而守之”(《礼记·缁衣》,“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其二三,则表达了孔子于求知学问的勤勉不怠和教授弟子的一腔热忱,同时也是孔子从认识和方法对“学”与“教(教诲”的合理总结。

2 . (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3 . 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4 . 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5 .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6 . 解释:到了严寒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不落叶的。正如”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

7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8 .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一生,就太长了。

9 . ·朋友间必须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

10 . 左宗棠将领(年月日-年月日),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署名今亮,谥文襄,湖南湘阴人,清朝大臣,著名湘军将领。一生亲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率军平定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中国历史事件。

名人名言及适用范围【八】

1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论语》

2 . ·一切礼仪,都是为了文饰那些虚应故事的行为,言不由衷的欢迎,出尔反尔的殷勤而设立的;如果有真实的友谊,这些虚伪的形式就该一律摈弃。

3 .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4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雕,凋谢;松柏,喻栋梁之材。朱熹引谢上蔡注曰:“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论语集注》荀子则把松柏喻君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无日不在是。”(《荀子·大略》《庄子·让王》引孔子言曰:“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

5 . 名言点评:天地间的事形形色色,都有存在的理由。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古往今来,万事成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独怆然而涕下!

6 . ·我们决不让我们的国土用她子女的血涂染她的嘴唇;我们决不让战壕毁坏她的田野,决不让战马的铁蹄蹂躏她的花草。

7 . (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8 . ·爱情不过是一种疯。

9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

10 .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