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录 >

老子语录大全(老子名句经典语录及解析)

来源:uu个性网发布日期:2024-05-31 07:19:57

老子语录大全(老子名句经典语录及解析)

老子语录大全【一】

1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2 .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道德经》

3 .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4 .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5 . 将欲翕(合上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6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7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8 .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9 .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0 .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老子语录大全【二】

1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2 .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3 .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除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老子》一书中还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历史人物,/

4 .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

6 .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7 . 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老子

8 .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道德经》

9 .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0 .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语录大全【三】

1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 .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3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老子《道德经》

4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5 .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6 .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 .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8 .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9 .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10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

老子语录大全【四】

1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2 . 宠辱若惊,…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3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4 . 我独异于人。

5 .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6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7 .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8 .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9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10 .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李耳《江海能为百谷王》

老子语录大全【五】

1 .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2 .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3 .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4 . 希言自然。

5 .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6 .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7 .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8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9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0 .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老子语录大全【六】

1 .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2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道德经》

3 . 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4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5 .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6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7 .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8 .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9 . 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老子》

10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老子《道德经》

老子语录大全【七】

1 .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2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3 .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4 .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5 . 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老聃

6 .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7 .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道德经》

8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9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道德经》

10 .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老子语录大全【八】

1 .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 .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3 .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道德经》

4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5 .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6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7 .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道德经》

8 .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9 . 圣人在天下,翕翕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

10 .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