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录 >

中华名言经典语录(中国名言名句100句经典)

来源:uu个性网发布日期:2022-10-15 14:34:45

中华名言经典语录(中国名言名句100句经典)

中华名言经典语录【一】

1 .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 . 欣赏别人的谈吐,会提高我们的口才;欣赏别人的大度,会开阔我们的心胸;欣赏别人的善举,会净化我们的心灵。欣赏别人其实是少一点挑剔,多一点信任;多一点热情,少一点冷漠;多一点仰视,少一点鄙夷。欣赏多一点,矛盾和误解定会少一点,人与人的距离才会更近一点。

3 .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4 .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5 .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6 . 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7 .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8 . 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9 .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10 .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中华名言经典语录【二】

1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2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4 . 精神畅快,心气和平。饮食有节,寒暖当心。起居以时,劳逸均匀。——梅兰芳

5 . 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6 . 轻诺必寡信。——《老子》

7 .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8 .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9 .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10 .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中华名言经典语录【三】

1 .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2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3 . 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

4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5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6 .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7 .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8 .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9 .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10 . 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中华名言经典语录【四】

1 . 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2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3 . 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4 .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5 . 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6 .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7 . 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8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9 . 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10 .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中华名言经典语录【五】

1 .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2 . ——《论语·子张》:广博地学习以坚定自己的意志,恳切的提问并且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3 .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4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5 . 不要总为一件不开心的事情耿耿于怀。

6 . 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7 . 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8 . 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9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10 . 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中华名言经典语录【六】

1 .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2 .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 .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4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5 . 【】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6 . 【】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7 . 百丈之台,其始则一石耳,由是而二石焉,由是而三石,四石以至于千万石焉。学习亦然。今一事,明日悟一理,积久而成学。——毛泽东

8 . 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9 .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0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中华名言经典语录【七】

1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 . 人之有德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策》

3 .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

4 . 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5 .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6 . 他人对我们的关注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原因在于人类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一会儿觉得自己聪明机巧幽默风趣一言九鼎,一会儿又觉得自己蠢笨如牛了无情趣一钱不值,在这种摇摆无定的情状下,我们的判断完全受制于社会的态度。--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

7 . 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8 .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9 .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10 .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

中华名言经典语录【八】

1 . 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2 .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3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4 . 仁者寿。——《论语·雍也》

5 .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6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7 .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8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9 .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10 .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