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录 >

道教个人名言(道教鼓励名言大全)

来源:uu个性网发布日期:2024-05-31 09:29:24

道教个人名言(道教鼓励名言大全)

道教个人名言【一】

1 .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 . 德行啊,你是纯朴的灵魂的崇高科学。——卢梭

3 . 树高者鸟宿之,德厚者士趋之。——刘向

4 . 凡建立功业,以立品为始基。从来有学问而能担当大事业者,无不先从品行上立定脚跟。——徐世昌

5 . 凡天下均同是性,天性既善,悉生万物,无不置也。地性既善,养生万物,无不置也。圣人悉乐理天下而实法天地,故万物皆受其功大善。神仙真人助天地而不敢轻,尊之,重之,受之,佑之。

6 . 富贵不傲物,贫贱不易行。——晏子

7 . 当一个小小的心念变成成为行为时,便能成了习惯;从而形成性格,而性格就决定你一生的成败。

8 . 夫子温良恭俭让。——论语

9 .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0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教个人名言【二】

1 .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2 . 朋友是抵抗忧愁不愉快和恐惧的保卫者,是友爱与信赖的罐子。——《五卷书》

3 . 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动,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恩格斯

4 . 一个人若是年轻而且孤独,完全专心于学问,虽然不能自给,却过着最充实的生活。——艾芙·居里

5 . 习惯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领导者。——爱默生

6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乾》

7 . 简单的生活之所以很不容易,是因为要活的简单,一定不能想的太多。

8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9 . 日省其身,有篇改之,无篇加勉。——朱熹

10 .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道教个人名言【三】

1 . 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朱熹

2 . 以为智慧比美德更重要的人,会失去自己的智慧。——犹太人

3 . 习惯十倍于自然。——威灵顿

4 . 友谊永远是一个甜蜜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纪伯伦

5 . 推销就是推销给那些不用者,非洲的土人不穿鞋子,但却是鞋子最大的潜在市场。

6 . 养气要使完,处身要使端。——陆游

7 . 在道长的引领下,我们有序来到道观,收拾好住行的居所,大家便迫不及待地浏览武当的风光。但见武当山清幽深远,树木参天,终年凉爽。山多道观,依势而建,玉虚观内供奉着真武大帝。史料记载,自东汉道教诞生之后,历代帝王曾数次在武当举行封山仪式,武当山声名日盛,兼泰山之伟黄山之奇雁荡之幽。置身其间,但闻仙音缭绕,馨香扑鼻,真不愧是天下第一求道圣地。我想,如能在此常驻,感受道之真源,当时人生平之快事。

8 . 现在这代人往往只注意我们这代人发明了什么,有哪些着作,实际上我们这些人的道德行为对世界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大。——爱因斯坦

9 . 友谊永远是美德的辅佐,不是罪恶的助手。——西塞罗

10 . 坏事情一学就会,早年沾染的恶习,从此以后就会在所有的行为和举动中显现出来,不论是说话或行动上的毛病,三岁至老,六十不改。——克雷洛夫

道教个人名言【四】

1 . 一个人只要有梦想,生命就有了依托;一个人只有不懈地追逐着梦想,活着才觉得意义深远,趣味无穷,也才能将生命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2 .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

3 .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4 . 修已而不责人。——-左传

5 . 习与性成。

6 . 别说你最爱的是谁,人生还很长,无法预知明天。

7 . 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8 . 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布莱希特

9 . 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贝多芬

10 . 发展是硬道理,但硬发展是没道理。

道教个人名言【五】

1 . 历史使人贤明,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培根

2 . 找一个赞美你的朋友,不如找一个挑你刺的朋友。——《当代青年谈人生》

3 . 我们在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后发现自己还在床上。

4 . 习勤忘劳,习逸成惰。——李惺

5 . 根据活动日程安排,众学员有幸在殿堂外观看道长的太极表演,令我辈大开眼界。但见道长一派仙风道骨,浑身上下无半点俗气。举手投足中,俨然一派宗师气象,令观者心生敬仰。自张三丰祖师于武当山创立三丰一派,太极拳亦成为无数人为之钦佩的神技。表演开始了,大家凝心观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一招一式,绵绵如滔滔不绝之江水;一来一往,蕴藏着磅礴无限之力量;身躯矫健,饱含着博大精深之气象;演练完毕,轻松收势,毫不气促,气定神完,周围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有一二营员,围住表演宗师,讨教一招半式,举手划足,虽动作生疏笨拙,亦可看出对太极的无限向往与崇拜。

6 .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班固

7 . 修道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史襄哉

8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9 . 人最大的改变就是去做自己害怕的事情。

10 .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道教个人名言【六】

1 . 偷懒,是推销最大的癌症;必须战胜懦弱怠惰的自己;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2 . 只要拼不死,就往死里拼。

3 . 在快乐时,朋友会认识我们;在患难时,我们会认识朋友。——柯林斯

4 . 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去义以为的。奠而发发,发必中矣。——杨雄

5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行人。——刘备

6 .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

7 . 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8 . 治外物易,治已身难。——林慎思

9 . 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唐·神秀

10 . 欲影正者端其表。——桓宽

道教个人名言【七】

1 . 在背后称赞我们的人就是我们的良友。——塞万提斯

2 .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 . 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4 . 熟习减除对于事物的恐惧。——伊索

5 . 真实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最美好的无价之宝。——高尔基

6 . 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8 . 只有美貌而缺乏修养的人是不值得赞美的。——培根

9 .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0 . 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冰心

道教个人名言【八】

1 . 虔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过灵魂的最纯洁的宁静而达到最高修养手段。——歌德

2 . 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罗素

3 . 《道德经》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但是道究竟是什么?我想如果我们幻想仅仅凭借偶尔的寻道向道,就能窥见道的真谛,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因此,能踏上道教名山武当,对吾辈俗人来说,不亦人生一大快事吗?

4 . 生活是个吃软怕硬的东西。你弱他就强,你强他就弱。

5 . 不会宽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贝尔奈

6 . 崇德而定势,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苏轼

7 . 为什么有些人说话举手投足甚至微笑或者问候;更甚至接听电话都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而有些人则恰恰相反呢?这里面就是一个人的修养了。有时,优雅和礼貌并不完全是做给别人看的,其实从内心深处,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欣赏这样的美。并不一定长得很美很帅;并不一定拥有一把很好的嗓子或者一只名牌的手表,稍加注意,就可以在普通人中脱颖而出,这就是个人的修养了。俊朗的外表皎好的面容仅仅是母亲给的。但优雅礼貌的行为则是后天的获得。许多时候,后天的获得都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的。

8 . 独立不惭影,独寝不愧衾。——刘昼

9 . 你犯错误时,等别人都来了再骂你的是敌人,等别人都走了骂你的是朋友。

10 .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道教个人名言【九】

1 .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子

2 . 劳动,不仅仅意味着实际能力和技巧,而且首先意味着智力的发展,意味着思维和语言的修养。——苏霍姆林斯基

3 . 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养正遗规》

4 . 修身以敬,勿托以尊。——晋书

5 . 所有的习惯以不可见的程度积聚起来,如百溪汇于川,百川流于海。——德莱敦

6 . 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7 . 与其说“衣服是习惯”还不如说“习惯是衣服”。——亚兰

8 . 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爱默生

9 . 真正的朋友应该说真话,不管话多么尖锐。——奥斯特洛夫斯基

10 . 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