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录 >

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解释和感悟(古今名人格言经典语录大全)

来源:uu个性网发布日期:2024-06-03 11:53:45

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解释和感悟(古今名人格言经典语录大全)

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解释和感悟【一】

1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2 . (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3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又见《孟子·公孙丑上》:“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吕氏春秋》亦记载:“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句意谓:默默将所见所闻记于心间,发愤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学生不知疲倦。南宋朱熹《论语集注》:“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至,而犹不敢当,则谦而又谦之辞”。近人钱穆认为“或以本章为谦辞,实非也。”(《论语新解》孔子于此所举三事:其一,重在言识(记忆,不在言默,所谓“多闻,质而守之”(《礼记·缁衣》,“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其二三,则表达了孔子于求知学问的勤勉不怠和教授弟子的一腔热忱,同时也是孔子从认识和方法对“学”与“教(教诲”的合理总结。

4 . 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5 . 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6 . 解释: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

7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郑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国注:“言人而不信,其余终无可”。朱熹说:“人面无真实诚心,则所言皆妄。”(《朱子语类》卷二四近人蒋伯潜区分信有二义:“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

8 . 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野火也无法将它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长了出来。野草的香味远远传来,阳光下,翠绿的野草通向那荒凉的城镇。又送走了亲密的好朋友,这繁茂的草儿也充满着离别之情。

9 .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0 . 解释:说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只忧道之不行,不考虑生活的问题;比如耕种田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忧虑自己的为人,并不担心是否贫穷

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解释和感悟【二】

1 . 雪窖冰天:严寒的地区,含有严寒的意思例:“汉使苏武在雪窖冰天的北国,为匈奴牧羊十九年”

2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孔子《论语》

4 . 斗万花样巧,深染蜂黄。——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5 .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6 . 寒风刺骨:寒冷的风冻得骨头疼形容天气风寒例:“北方冬天的清晨,滴水成冰,寒风刺骨”

7 . 解释: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8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9 .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0 . (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解释和感悟【三】

1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夜。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予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说苑·尊贤》记孔子言曰:“夫取人之术也,观其言而察其行也……是故先观其言而揆其行。”《大戴礼记·五帝德》:“子曰:‘吾欲以语言取人,于予邪改之。’”也即此章义。朱熹引胡氏注曰:孔子语听言观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谨于言而敏于行耳。”(《论语集注》

2 .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3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4 . 割鸡焉用牛刀?

5 . (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6 . 提壶菊花岸,高兴芙蓉池。——《仪鸾殿早秋》

7 .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8 . 黄菊开时伤聚散。: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9 . 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赵彦昭《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10 . 解释: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绩来。

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解释和感悟【四】

1 .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 .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摘孔子《论语》

3 . 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4 . 解释:有过错不改正,才是真错。

5 .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6 . 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7 .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残菊》

8 . 孔子名言。《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正义》引《申鉴·杂言下》注曰:“君子乐天知命故不忧;审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惧。”又《论语·宪问》所记三者次序不同:“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自谦其不具备知仁勇三者达德,而自子贡视之,孔子三道尽备,故曰:“夫子自道也。”(《宪问》

9 . (《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10 .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解释和感悟【五】

1 .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菊》

2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按字义,文,文采;质,质朴;彬彬,杂半之貌。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礼,有质有文。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文质得中,岂易言哉?”(《礼记·表记》

3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4 .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秋菊》

5 .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赏菊》

6 . 我们应该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十分珍惜时间才是。

7 .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孔子《论语》

8 .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白居易《咏菊》

9 . 托根在石罅,叶盛花亦繁。——《菊花》

10 . (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解释和感悟【六】

1 .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2 .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

3 .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接下来为大家提供的有关

4 .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 . 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曹雪芹《螃蟹咏》

7 .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8 .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

9 . 解释:过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10 . (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解释和感悟【七】

1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 . 山路在曲折后出现的开朗,让人从中悟到:锲而不舍就会产生希望出现新的境界。

3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

4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汉书·儒林传》:孔子“究观古今之篇籍”叙《书》称《乐》论《诗》因鲁《春秋》好《易》,“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朱熹《论语集注》:“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其句意谓传述旧章而不创作,对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不作”与“好古”,系孔子对终其一生之教学与学术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时亦体现出其整理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及其对上古文化的基本态度。所谓“不作”,朱熹认为孔子“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同上。然后世学者认为实际上孔子有述亦有作。

5 .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6 . 王孙莫把比蓬嵩,九日枝枝近鬓毛。——《菊》

7 . 解释:名分不正,说话就不能顺理成章。

8 . 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参》

9 .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10 . 解释: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谋划那方面的政事。

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解释和感悟【八】

1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2 . 透骨奇寒:冷气穿透了骨头,形容天气非常寒冷例:“当黎明的曙色尚未到来的时刻,我感到透骨奇寒,便匆匆跑回宿舍,取件衣服披上”

3 . 解释: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4 .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云安九日》

5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 .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7 . (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8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9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雕,凋谢;松柏,喻栋梁之材。朱熹引谢上蔡注曰:“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论语集注》荀子则把松柏喻君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无日不在是。”(《荀子·大略》《庄子·让王》引孔子言曰:“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

10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

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解释和感悟【九】

1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3 .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4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 . 兰佩紫,菊簪黄。: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6 .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7 . 封神演义第十九回且说妲已深恨:“这等匹夫!轻人如此。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满沟渠?反被他羞辱一场。管教你粉身碎骨,方消我恨!”

8 . 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9 . 芙蓉金菊斗馨香。: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10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孔子答子贡问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朱熹《论语集注》:“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于此观之,可以见天理之周流而无闲矣。”清阮元《研经室集》:“为之不厌,己立己达也;诲人不倦,立人达人也。立者,如‘三十而立’之立;达者,如‘在邦必达,在家必达’之达。”此句犹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应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是以体现孔子所倡导的“恕”之道,亦即关于“仁”的实践途径与方法。以己所欲譬诸他人而成全之,系“恕”之高标准,即从积极意义上实践“仁”其低标准则是推己所厌及他人而不恶加,即从消极意义上实践“仁”(见《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认他人之价值,关心他人之生存与发展,从又一侧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