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录 >

初中必背短语词汇及解释(初中短语归纳汇总可打印)

来源:uu个性网发布日期:2024-06-14 05:12:13

初中必背短语词汇及解释(初中短语归纳汇总可打印)

初中必背短语词汇及解释【一】

1 . 《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摘孔子《论语》

2 . 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

3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4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

5 . (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6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

7 . 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

8 . 解释:君子心胸坦荡故待人接物犹如行走在平坦大道上,安祥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患失,故常怀忧虑之心。

9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10 . 渡荆门送别李白

初中必背短语词汇及解释【二】

1 . 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参》

2 .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 (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4 .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5 . 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6 . 解释:既有志于学习和追求真理却又以贫困为耻辱的读书人,不值得与他讨论真理。

7 . 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8 .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9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0 .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和郭主簿》

初中必背短语词汇及解释【三】

1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 . 解释:我对凡来的人,都无区别地加以教育。

3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4 .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5 . 提壶菊花岸,高兴芙蓉池。——《仪鸾殿早秋》

6 . 王孙莫把比蓬嵩,九日枝枝近鬓毛。——《菊》

7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8 .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9 .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10 . 解释:懂得学业的人不如喜爱学业的人,喜爱学业的人不如以从事学业为快乐的人。

初中必背短语词汇及解释【四】

1 .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2 . (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3 . 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4 .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

5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6 .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真心英雄》

7 . (《关睢》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8 . 斗万花样巧,深染蜂黄。——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9 .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0 .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初中必背短语词汇及解释【五】

1 . 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赵彦昭《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2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3 .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4 .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5 .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6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说文》:“坦,安也。”荡荡,广远之称。戚戚,时时忧虑之称。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皇侃疏引江熙曰:“君子坦而夷任,荡然无私。小人驰兢于荣利,耿介于得失,故长为悉府也。”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见《论语集注》《荀子·子道》篇言君子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与此义同。

8 . (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9 .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10 .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初中必背短语词汇及解释【六】

1 . 破阵子辛弃疾

2 . 听其言而观其行。

3 . 杨花尽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 .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5 .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 . (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7 . 解释: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8 . (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9 . 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三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10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初中必背短语词汇及解释【七】

1 . 山路在曲折后出现的开朗,让人从中悟到:锲而不舍就会产生希望出现新的境界。

2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惘。郑玄注:罔,犹罔罔无知貌。“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当从前解。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近人杨树达注:“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学而不思也,不温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学也。”(《论语疏证》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弟子有很深影响。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

5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朱熹注:“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论语集注》清刘宝楠则释此句为:“谓以礼敬事鬼神也”(《论语正义》。《礼记·表记》:“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结合上述孔子告樊迟语,可看出孔子持与夏人商人不同的鬼神观,并教樊迟从周道。孔子在承认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对鬼神既不轻慢亦不要予以亲近,这与其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中强调先人事,后鬼神(《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态度相一致。

6 .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7 .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8 . 解释: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准备好他的工具。这是一种比喻,即如想做好一件事,必须先具备做这件事的先决条件才能事半功倍。

9 . 解释:早晨学得真理,当天晚上死掉也不后悔。”意思是指“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10 . (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初中必背短语词汇及解释【八】

1 .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意大利

2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3 . 解释: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4 . 有教无类

5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 .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7 .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③。③:氵止,音止,水中的小沙滩

8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9 . 志当存高远

10 .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初中必背短语词汇及解释【九】

1 .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2 . 俄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3 .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4 . 解释:有过错不改正,才是真错。

5 .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孔子《论语》

6 .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7 .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残菊》

8 .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9 .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0 . 解释: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