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录 >

品茶的哲理感悟(从品茶来领悟人生的真实感悟)

来源:uu个性网发布日期:2024-06-09 16:30:59

品茶的哲理感悟(从品茶来领悟人生的真实感悟)

品茶的哲理感悟【一】

1 .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杜耒《寒夜》

2 . 喜欢这种安静而清闲的日子,喜欢这种心中无事的安闲感觉,不需要早早起床与时间赛跑,不需要拼命作业挣取粮食。日日都是好日,不时都是好时,说得真好!

3 . 恰似饮茶甘苦杂,不如食蜜中边甜。

4 . 四大皆空,坐片时何分尔我;

5 .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6 . 日长知道游车倦,自汲新泉唤饮茶。

7 .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8 . 茶敬客来茶当酒,云山云去云作车。

9 . 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茶条郑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晴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多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茶音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10 . 品饮黑茶:品陈年香茗之醇厚,洗古往今来之尘世。

品茶的哲理感悟【二】

1 . 茶馆也亦空旷,置身其间,给人一种平缓安静的感觉。处于其间,可以玄思,可以冥想,可以澄净身心,喧嚣无垢,俗念俱绝。

2 . 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不必百般求索。那么,喝眼前的水,品手边的茶,还等什么呢?多少杯空,几许茶凉。终有一日,将绝尘而去,不带走云彩,不带走风,那时,谁家的红炉正旺,谁家的新茗正香,纵是少年风流事,佳人亦然无趣知了。

3 . 中国人有一个说法:“茶如隐逸,酒如豪士;酒以结友,茶当静品。”喝酒可以熙熙攘攘呼朋唤友,而喝茶还真是一件清静的事。

4 .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5 . 人生就是一杯浓茶:端起杯来,有轮旭日,有弯新月,有满天的星星就浸泡在茶里呢!抿一口,咂咂嘴儿,满口的太阳味儿月亮味儿星星味儿!

6 . 吾年向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

7 . 品饮白茶:茶中仙子心自洁,超凡脱俗降人间。

8 . 喝茶,心静方知其味。焦躁不安,很难品味一款茶的滋味。夏饮生茶可以消暑;冬饮熟茶可以祛寒;大口喝茶可以解渴;小口品茶可以知味。

9 . 只见洁白如玉的瓷碗中,片片嫩茶犹如雀舌,色泽墨绿,碧液中透出阵阵幽香。

10 . 泡一杯浓茶,细细地品味一下人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品茶的哲理感悟【三】

1 . 山间乃是人家,清香嫩蕊黄芽。

2 . 浮生不在,茶语清香,注一湾水,取一瓢茶,入壶出汤浓稠甜蜜。观而赏其妙,闻而悦其香。

3 . 年有四季,天有四时,喝茶有益,喝茶有异。一年春喝绿茶,夏饮红茶,秋冬黑茶;一天当中上午绿茶,下午红茶,晚上黑茶,健康相随。茶者,今年二十,明年十八。

4 . 来不请,去不辞,无束无拘方便地;

5 . 在千千万万的人当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禅者和茶者。在千千万万年当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好赶上了,那也没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吃茶了吗?

6 .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7 . 喝茶:当饮料解渴,生理需求。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形,讲究水质茶具茶境,喝时能细细品味,精神需求。茶艺: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社交需求。茶道: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尊重及自我实现需求。

8 . 身健却缘餐饭少,诗清都为饮茶多。

9 . 五色土陶千年神韵,紫砂壶品百味人生。

10 . 禅一念,茶一味。观茶而明心,万事万物,皆是一物,心无挂碍,而任云卷云舒。

品茶的哲理感悟【四】

1 . 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2 . 升堂饮茶礼未毕,索纸为画云山图。

3 . 【二】

4 .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5 . 如今堂上时相见,分付饮茶谈笑中。

6 . 茶,佛一味。佛说空便是色。一杯茶,用什么茶叶水套杯,都极有考究。紫砂陶瓷青竹都是极好的佳品。紫砂,是最为推重的一种,茶味,也更为浓郁。陶瓷,也是瓷杯,释教中常用的一种,取谐音“慈悲”,其实品的是茶,体的是境。青竹,多了一点点木拙的意味,泡出的茶水,也多出一点点竹叶清香,凭添一分素净,淡雅。禅茶,首要是境。考究外境,心境人境。最好的是三境合一,在世外仙境遇上竹林方外之人,恰恰又是“原本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心境,天然有“青青翠竹皆是真如,郁郁黄花莫非般若”的大境地。一壶茶,一个国际;一杯茶,一个人生;心境,是一个人的境地,他心中是什么境地,他品出来的便是什么境地。心境明彻,禅与意通。

7 . 【三】

8 . 茶的滋味,大抵在其或苦或甜,或浓或淡色味交织之中,品出一种淡定的人生,一种不可释怀的人生,一种笑看风轻云淡的人生

9 . 薄酒终胜饮茶,丑妇不是无家。

10 . 茶几上分外洁净,茶壶瓷杯闪着朴素而呈亮的光。几旁一榻,上有竹枕,可躺可眠,墙上许多禅语,楷隶行草,各体皆备,还有几幅写意画,只是略显拥堵。此时,安静安定,远离尘嚣。静心沉思,回首半生,各有领悟。大红袍,温而宛转。老同学亦是谦和温雅,淡泊明性。无喧嚣之形,无激扬之态,一盏浅注,清气馥郁。

品茶的哲理感悟【五】

1 . 两头是路,吃一盅各分东西。

2 . 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3 . 人生如茶,第一杯温茶,在父母的温室下茁壮成长;第二杯是苦茶;为自己为人生而奋斗,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第三杯五味茶,历经千万事,只求人间道,各种经历都会尝试。第四杯香茶,福分皆自知,人生无所求,一切都很美好。第五杯下午茶,一切都看似风中云轻,闲谈人生。第六杯回忆茶,回忆酸甜苦辣。

4 . 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

5 . 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呼甚燕子莺儿!。——张可久《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

6 . 只好岩花苔石上,煮茶供给赵州禅。——陶振《咏孟端溪山渔隐长卷》

7 . 煮沸三江水,品老五岳茶

8 . 茗苦清心天地宽,红尘过眼逸者寿。

9 . 相传佛祖在灵鹫山为众弟子说法,有大梵天王献金色波罗花表示敬意。佛祖拈花示众,众弟子不知何意,只有迦叶尊者当下破颜微笑。于是佛祖高兴地宣告: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奇妙法门,付于摩诃迦叶。摩诃迦叶轻轻一笑,便是悟心,心领神会,而不行说,不行说破。非不能说,而是只有心境人境通透,才能贯穿。拈花一笑者,至净至纯,至真至美。花是心花,禅是无禅。心无邪,花无影。

10 . 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藏蒙族喜报捷音一壶春暖,畅谈国事两腋生风。

品茶的哲理感悟【六】

1 .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2 . 如兰在舌,沁人心脾,芬芳甘冽,清香怡人。

3 . 闲非闲是都休管,渴饮清泉困饮茶。

4 .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张继《山家》

5 . 把茶冷眼看红尘,借茶静心度春秋。

6 . 我喜欢原色的茶馆,没有人工雕刻的痕迹,有一种顺其天然的随意和率性。最好是有一卧榻,置于亭下,倦了枕着水声和蛙鼓入睡,任茶香弥漫,烘托梦境。陈旧的青石铺了一路,长满青苔,更显得幽寂。正因地势高,可以望见全城景色,登高望远,心旷神怡,连呼爽快!

7 . 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辛弃疾《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8 .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9 . 喝茶两个动作,拿起,放下。不相同的茶,有不相同的滋味;不相同的人,有不相同的故事;不相同的时间,有不相同的心境;但拿起放下,是相同的,禅境是相同的。

10 . 二百三十元,点一包大红袍,四人宾主坐定,主人泡茶。一边说禅,一边阅览佛门典籍,颇多妙语,大快人心。回忆最深刻的是同学所言阳明山主持高僧经典名句:“泡茶如泡尼姑!”我想尼姑是最难泡的,非方丈住持所不能为。至于泡尼姑此等高深之语,非俗人可以领悟的,佛门妙语,只可意会不行言传。

品茶的哲理感悟【七】

1 . 佛堂往往是空旷的,尘俗的家居往往是装修得精美而家具塞得满满的。这些都如咱们的心境,俗人喜欢让心灵充分,乐在忙碌之中。落发之人,好虚静,喜欢空之又空,直至心中空无一物,做到“无中千般有”。

2 . 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3 . 五色土陶千年神韵,紫砂壶品百味人生。

4 . 二两茶叶一斤盐,斤半茶叶有衣穿,改善生活在眼前;一斤茶叶十斤钢,四斤茶叶百斤粮,建设祖国富双强。

5 . 茶冷了,茶冷了又如何?茶冷了,禅香袅袅……

6 . 所谓仁者爱人,智者知人。一杯浓茶,品味人生,在这里,就成为了一种智慧:退一步海阔天空,是忍让,是宽心;知足者常乐,是平衡,是清心;滴水穿石铁杵成针,是专

7 . 一片片茶叶,在水中翩跹起舞,如同一个个灵魂在水中游走。欣赏着茶的舞姿,倾听着怀旧的音乐,过去的时光仿佛又回到了眼前。

8 . 高山流水诗千首,明月清风茶一壶。

9 . 日出日落,春种秋收,该来则来,该去则取,生活其实很简单。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如饮禅洱,随心,随性,平淡而醇厚,简单而真实。丑别寅来,虎年运。

10 . 品茶,品尝人生,亦是无茶可品,无人生可禅。一念不生,一念不灭,一无所悟,一无所获。

品茶的哲理感悟【八】

2 . 泡一杯茶,透过玻璃,看被开水冲腾地上下翻滚的茶叶。正如人,为生活而到处劳碌的人!如父母日渐深陷的眼睛,如我们日渐粗糙的手。

3 .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4 . 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

5 . 品饮黄茶:黄芽云液似闺秀,色淡香长品自仙。

6 . 人未改,茶是茶,不同的时节,不同的心情,不同的饮法,也就有了不同的滋味,不同的感悟。人生如茶,千滋万味。

7 . 青青翠竹皆是真如,郁郁黄花莫非般若。山水田园,杂草花丛,乱石沙土,云飞蝶舞,在我眼里无不喧嚣。佛说:万法唯心造。外面的国际便是心中的国际,这便是国际的奇妙之处。没有参悟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坚信的。:

8 . 茶是草,客是宝,得罪茶商不得了。

9 . 心是耐心。其实,无论这世间事物如何变化,只有这人,才是最有品赏价值的,而品赏出来的人性,更是永恒的。

10 . 品饮红茶:红染杯底揽天地,美在心头啜寒暖。

品茶的哲理感悟【九】

1 . 人有人道,茶有茶道。茶要泡三道。

2 . 茶叶因沸水释放深蕴的清香,人生不也是在经历了一次次挫折后才弥漫出脉脉幽香吗?那些不经风雨,平平淡淡生活的人,就像温水泡的淡茶,香不出,味不足,悬浮着,弥漫不出生命和智慧的清香滋味;而那些饱受沧桑坎坷不断的人,就仿佛沸水冲了一次又一次的酽茶,他们在风雨岁月中沉沉浮浮,像一次次冲沏的茶一样溢出了生命的脉脉清香。

3 . 人生就像一杯茶。第一口苦,第二口涩,第三口甜。回味一下,甘甜清香。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涩是它的历程,清甜是它的馈赠。

4 . 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李涛《春昼回文》

5 . 无事的我神怡心闲,悠然自得,高枕无忧,高枕无忧,无欲无求。“心无红尘,神离三界”,功名利祿声色犬马于我如浮云。老同学说定要找那佛学院研究生毕业住持禅师与我切磋。并好心相劝,只可浅尝,不行陷得太深。想来也是,谁又尘缘已尽,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从茶里品出白开水的滋味,履历一半人生还能初心不变,谁能呢?

6 .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7 . 从来佳茶如佳人。

8 .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9 . 人一走,茶就凉,是自然规律;人没走,茶就凉,是世态炎凉。一杯茶,佛门看到的是禅,道家看到的是气,儒家看到的是礼,商家看到的是利。茶说:我就是一杯水,给你的只是你的想像,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心即茶,茶即心!

10 . 恰似松树针叶,待沸水冲泡,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然后自碗中心升起,约莫二尺来高时,又在空中转一圆圈,变成一朵白色的芙蓉花,少顷,白芙蓉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热气飘荡开来。顿时,幽雅清香充满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