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录 >

粗心的危害及名言警句(改掉粗心大意的名言警句)

来源:uu个性网发布日期:2024-05-30 17:12:58

粗心的危害及名言警句(改掉粗心大意的名言警句)

粗心的危害及名言警句【一】

1 . 五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

2 . 解释: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3 . 解释: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的人,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4 . 烟是害,控是爱,拒绝危与害,让世界充满爱无烟唯美人生,戒烟崇尚自然——迈向无烟校园

5 .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6 . 解释:懂得学业的人不如喜爱学业的人,喜爱学业的人不如以从事学业为快乐的人。

7 . 三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8 . 无烟校园真美满,和谐校园在眼前。

9 . 解释: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想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10 . 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粗心的危害及名言警句【二】

1 .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 . 虽然是小小的错误,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啊,不仅跟满分再见了,成绩更是差了一截。老师自然对我直叹气,说我粗心;同学们更笑得直不起腰,我自己也后悔莫及。像这样的错误在平时可不少呢!看错题目算错最后一步写错字等问题比比皆是,而且总跟在我后面,不肯离去,真令我苦恼啊!

3 . ●信心是灵魂的防腐剂。

4 . 解释: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忧患很快就会出现。

5 . 香烟担道义,苦茶著文章。

6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7 . 名言点评:天地间的事形形色色,都有存在的理由。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古往今来,万事成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独怆然而涕下!

8 . 贝特格非常羡慕那些学徒工,他们每月可以拿欧元,而自己则只能拿到欧元。于是,为了向学徒工看齐,更为了母亲每月能够吃上药,他偷偷地学起了烧制陶器的手艺。厂领导回答说:“只要你能够取代普塞,你不但可以不再干运垃圾的工作,而且从现在开始,你的月薪也跟普塞一样,每月薪金为欧元。”麦森陶瓷厂终于又开始运转了。

9 . 提神不妨清茶;消愁不如朋友;若吸烟,又何苦?

10 . 选择和谐,宣传控烟!

粗心的危害及名言警句【三】

1 . 尼古丁能消磨我们的意志力,同时又给我们提高意志力的假象

2 . 吸烟是毒瘾结果,不是你自己问题,你的性格没有任何缺陷

3 . 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4 . 解释:既有志于学习和追求真理却又以贫困为耻辱的读书人,不值得与他讨论真理。

5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6 . 互惠办事才双赢,问好握手能慰怀日积月累增财富,身健百年少病灾!

7 . 香烟只不过是暂时缓解戒断反应

8 . 在非吸烟者家里或禁止吸烟声所忍受折磨时,折磨他们的并不是非吸烟者,而是尼古丁这个恶魔

9 . 吸烟者痛苦是心理上的,是犹豫和怀疑的结果

10 . 戒烟的痛苦不是生理上的疼痛,而是精神层面的自我折磨

粗心的危害及名言警句【四】

1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汉郑玄注:“富贵而不以义者,于我如浮云,非己之有也”。南宋朱熹《论语集注》:“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漠然无所动于其中也”。意谓:以不义手段占有的财富与官位,对于我如同天际的浮云。又见《论语》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于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贵的具体原则,即须合于“义”与“仁道”,违此而获,则被视如过眼烟云之不足取。同时亦表明其于清贫生涯甘之如饴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与襟怀。

2 . 我读小学的时候,妈妈给我买过一只小兔子,小兔子的毛白绒绒的,摸起来好舒服,红红的眼睛,三瓣嘴,还有长长的耳朵,爱吃白菜和胡萝卜,它的身体很小,我给它取名叫“小小”。小小吃的食物不多,我不是很了解小兔子,小兔子一买回来我就喂给它很多青菜胡萝卜,还喂了它水喝,第二天,我去看小兔子,啊小兔子死了,爸爸说:“兔子不能吃太多的食物,不然会胀死的,兔子也不能喝水。”那几天里我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滚落在我的脸蛋上,真是我的粗心,害死了一条小小的生命。

3 . 选择新生,不再想烟;

4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王肃注:“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王释“学”与“习”为一义,似专指诵读。但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诵习”仅是“一端”(见刘宝楠《论语正义》。皇侃疏“时习”说:“凡学有三时。”一指年岁,二指季节,三指晨夕。近人蒋伯潜认为“学是知新,习是温故”(《十三经概论》。

5 . 吸烟是满足烟瘾,如果把身体和头脑中的毒瘾彻底清除掉,你就没有任何理由吸烟了

6 . 不存在《一支烟》的说法,吸烟是一个连锁反应,每支烟都会接着吸下一支,直到生命结束

7 . 解释: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8 . 吸烟能让你放松,提高自信心,这是严重的错误

9 . 解释:我愿老年人得到安逸,朋友们相互信任,少年人得到关怀。

10 . 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左右而吸之。

粗心的危害及名言警句【五】

1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 麦森陶瓷厂的技师是一位意大利人,他叫普塞。麦森陶瓷厂完全靠这位技师和他的几个徒弟支撑。有一天,厂方因为跟普塞技师意见不合而发生争执,普塞技师一怒之下带着自己的几个徒弟回到意大利。麦森陶瓷厂因无人接替普塞的位置而被迫停产。麦森陶瓷厂的高层领导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就在这时,贝特格站出来向厂领导说:“能不能让我试试?”厂领导不停地摇头:“就你,一个垃圾工也想干技师的活?”贝特格当即从家里拿来了自己烧制的一个花瓶,说:“请您看看这个,它的质量跟咱们厂的产品相比哪个更好?”厂领导看后,一个个目瞪口呆,纷纷问贝特格:“这个花瓶真的是你烧制的?”贝特格肯定地回答说:“是的。”

3 . 一根接一根的点燃香烟,每天重复这样的过程,是全世界最无聊的事

4 . 选择祝福,不再敬烟;

5 . 解释: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这类的小人,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

6 . 割鸡焉用牛刀?

7 . 无烟世界,清新一片。

8 . ——朱熹

9 . 这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0 . 名言点评:节俭是修身持家之道。奢侈逸豫多亡身,勤俭节约自长久。

粗心的危害及名言警句【六】

1 .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移志。

2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按字义,文,文采;质,质朴;彬彬,杂半之貌。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礼,有质有文。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文质得中,岂易言哉?”(《礼记·表记》

3 . 你看清所有吸烟者的本质,可怜他们而不是羡慕他们。

4 . 解释:君子应该说话谨慎,做事勤劳敏捷。

5 . 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三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6 . 曾经有一堆烟摆在我面前,我没好好珍惜,现在后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那鬼东西吆一声“getout”。

7 .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8 .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9 . 吸烟不是一种习惯,而是尼古丁上瘾

10 . 他人面前不吸烟,自我约束记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