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录 >

描写山的高大雄伟的句子(描写山壮观优美的句子)

来源:uu个性网发布日期:2024-06-01 14:03:41

描写山的高大雄伟的句子(描写山壮观优美的句子)

描写山的高大雄伟的句子【一】

1 . 我的眼前是一排排挺拔而整齐的松树,它们英姿勃发地站立在山岗上,仿佛是大蜚山的忠诚卫士。抬头望去,漫山遍野都是一片绿色,充满着灵动的生机,美极了。

2 . 我曾登临黄山,赏过庐山;这次峒山之行给了我不同以往任何一次登山的感受。人们登山,或感其雄姿挺拔,或惊其险峻幽深。仰看悬崖陡峭入云,面壁而立,使人慨叹人生之渺小,如沧海一粟;环眺远山之绵延,却又逐起夸父逐日之志。

3 . 层层石磴出林杪,萦回百折青云梯。——元·李简《登岳》

4 . 长城可真陡啊!有些坡度只有一百三十度,要不是旁边有栏杆,我早就像皮球一样滚下去了,它的陡真可以和黄山的险相媲美;长城可真长啊,在连绵的山中看不到尽头,好不容易走了四个烽火台,算起来才走了全部的万分之一,真可谓是万里长龙啊!

5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6 . 登山蓦岭:蓦:超越。形容长途跋涉,路途辛苦。

7 . 夏日消溶,

8 . 安若泰山: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9 . 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闾第一家。——元·徐世隆《送天倪子还泰山》

10 .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描写山的高大雄伟的句子【二】

1 . 冰山难靠:比喻不能长久的权势,难于依靠。

2 . 远看,八达岭长城像一条巨龙蜿蜒于群山之中。八达岭长城以地势复杂,敌楼众多而著名。它的墙体平均高度为米,底宽米,顶宽米,可以五马并行。最高的敌楼----北八楼海拔高度为米。年,八达岭长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外游客的旅游景点。

3 . 清晨,阳光洒在带有露水的竹叶上,如同为竹子编织一件金丝做的衣裳。地上的小草也披上了雨露的衣裳,显得格外娇嫩,更加生机勃勃。一只蜘蛛正在拨动它的网为竹林伴奏,蚂蚁正在围着它们的食物跳舞,小鸟在枝头高歌,蟋蟀在草丛中竖起了翅膀。

4 . 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骆驼,像闸门,像卧佛,像长蛇。

5 . 家乡的大山啊,你一年四季各有独特的美。你不仅给了我们清新的空气,甘甜的泉水,还给了我们春天的希望,秋天的收获。你养育了世世代代勤劳的铜鼓人民。家乡的青山绿水啊,你为铜鼓人民捧出了的是一座座金山银山。

6 . 水是蓝的,天也是蓝的,水天相接的地方重合成了一条线,海水犹如被一双永不休止的大手所源源不断地推进,形成了一个接一个的浪头,而来到我们身边时,却又小了下去,像是尊敬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浪花翻滚起来,像是身态轻捷的仙子,荡起了白色的泡沫。

8 . 傍晚,我伴着晚霞,走在回家的路上,天是那样的红,连大山也被映红了。我望着那雄伟的大山,觉得它像一位严肃的军人,又觉得它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

9 . 高矗云霄的博格达峰上,成年成月戴着白雪的头巾,披着白雪的大氅,不管春夏秋冬,它总是一身洁白。

10 . 回到山下,我们回头看庐山,它已被笼罩在云雾里了,妈妈又教我一首苏东坡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我至今回味无穷。

描写山的高大雄伟的句子【三】

1 . 一勾残月向西流

2 . 山,有着宽阔的胸怀。她能拥抱轻柔—将美丽和色彩播撒山间;它也能将高大和伟岸种植,让威武的翠柏,挺拔的毛竹和千年的银杏,与她一起,把高大伟岸和挺拔雄奇演绎得完美无缺。

3 . 人或为鱼鳖。

4 . 这些山由远及近,一重一叠,披着素玉般的自雪.倚在天的怀抱中。

5 . 泰山天门,无室宇尚矣,布山张炼师为之经构;累岁乃成,可谓破天荒者也。——元·杜仁杰《天门铭》

6 . 山包海容:比喻器量宏大,胸襟开阔。

7 . 几处淡淡的秋山,纵横错落,仿佛是用毛笔画的。

8 . 路两边群山起伏,林海莽莽,在绿色的林海中间还点缀着一簇簇小黄花。

9 . 美好的东西一如美好的瞬间,对往事的眷恋,对人生的无悔,淡淡山,那麽唯美,静静水,那么深邃。带着对生活的向往,对自己的眷恋,静静的走过人生的渡口,闲月清风静如水,繁星野鹤淡如山,山水的和谐,生活的纯美,静静如水,淡淡如山。

10 . 及至山巅,风悠悠空谷来兮,雾蒙蒙深涧生烟,俯瞰云海波涛翻滚,远眺群山缭绕飘渺,胸中律动着回归的欢快,喧嚣的心灵荡漾着静雅的瑞端,可谓:人在天庭走,胸生万里云。

描写山的高大雄伟的句子【四】

1 . 山舞银蛇,原【原注】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 . 壁立千仞:壁立:峭壁陡立。形容岩石高耸。

3 . 极目远眺,我发现泰山的云雾一点也不比庐山的逊色,远处,流云泻动,近处也是雾气缭绕,对面的山峰隐隐约约,天街上的行人若隐若现。任雾气把我轻轻的缠绕,钻进我的发间,钻进我的眉宇,供我畅快自由地呼吸。

4 . 江水穿山破壁,气势汹汹奔腾而下;奔腾叫嚣的江水,如瀑悬空,砰然万里。

5 . 山崩钟应:比喻同类事物相感应。

6 . 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唐·李白《游泰山》其四

7 . 回山转海:转动山海。比喻力量巨大。

8 . 拔地摇山:翻动大地,摇撼山岳。形容声势极大。

9 .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唐·李白《游泰山》其二

10 . 山,以岩石为骨,以土壤为肉,以草木或积雪为帽,因其涵养水源,孕育江河,生养草木,包容生命,所以称之为博大;因其能俯瞰大地,洞察生命的真谛,历史的变迁,所以称之为巍峨。因其不为霜雪增其高,不为雨水损其容,所以称之为永恒。

描写山的高大雄伟的句子【五】

1 . 两岸青山对峙,绿树滴翠。抬头奇峰遮天,脚下清流潺潺,怪石卧波。雨中的山色,其美妙完全在若有若无之中。如果说它有,它随着浮动着的轻纱一般的云影,明明已经化作蒸腾的雾气;如果说它无,它在云雾开合之间露出容颜,倍觉亲切。

2 . 东山高卧: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3 . 山形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

4 . 火山怒吼着,如一只庞大的怪兽。喷出炽热的浓烟和一股褐色的火焰。

5 . 万里长城东起河北省的山海关,西到甘肃省的嘉峪关。它纵横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曲折绵延长达公里,约有万华里,所以被称为“万里长城”。

6 . 连山排海:形容数量多规模大。

7 . 泰山,以“拔地通天之势,擎手捧日之姿”巍然屹立在齐鲁大地上,古人盛赞泰山“方古此山先得日,诸峰无雨亦生云”。

8 . 悬崖峭壁:峭壁:陡直的石壁。形容山势险峻。

9 . 这陡峻的岩石耸立着,仿佛在无声地叙述着什么,又仿佛在期待着什么,沉思着什么。

10 . 著名的万里长城,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蜿蜒曲折,蟠伏在中华大地上。万里长城,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建筑工程,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描写山的高大雄伟的句子【六】

1 . 松风振岩谷,石泉溜疱厨。——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2 . 北京园林的色彩大多为金黄或大红,色彩明丽。有时,在万绿丛中见一道飞檐,黄绿相间,相映成趣。大多数宫殿者哺着琉璃瓦,大红色的棱柱过于庄重,而幽雅倒显得欠缺。也有例外的,潭拓寺的大殿都是由灰色方砖铺地,墙壁也都是灰暗的,同周围的景色浑然一体。“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古朴淡雅,别具风采。

3 . 安于泰山:比泰山还稳固。形容稳固而不可动摇。

4 . 而千万个峰顶各呈奇状,或如乱迭云母,或如斜倚画屏,或如螺,或如菌……

5 . 登上八达岭长城最高的烽火台上,放眼远望,那蜿蜒曲折的长城,像一条巨龙在飞舞,翻山越岭,游向远方的天边;再看那长城的堡垒,一个连着一个,一段城墙接着一段城墙,一望无际,苍苍莽莽。看到这样雄伟壮丽的景像,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升;那高大绵长的长城,是建造在高山峻岭和悬崖峭壁之上,建造之艰难是无法想象的。

6 .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唐·李白《游泰山》其二

7 . 我梦天倪子,同登日观峰。——元·徐世隆《纪梦》

8 . 越上葱茏四百旋。浪下三吴起白烟。

9 .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10 . 狮子林是元代园林风格的代表,以假山石闻名。假山石的特点是石峰玲珑透瘦,多且好,最高的当然是“狮子峰”了,它为诸峰之霸,合乎“透”“漏”“瘦”三大要求。这奇特的技艺,简直让人无法想象,其中所体现出来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实在惊人。

描写山的高大雄伟的句子【七】

1 . 尖刀似的小山,挑着几缕乳白色的雾,雾霭里,隐约可见一根细长的线。

2 . 微风拂过,菡萏和着风声浅吟低唱,露水在如玉盘的荷叶上来回滚动。再向远望,满眼的荷花淡淡地微笑,风声如水汩汩,诉说着古色古香的拙政之园,诉说着如诗如画的古韵苏州。

3 . 这里万山矗立,神态各异,既有泰山的雄伟,又有庐山的清奇;既有峨嵋山的秀丽,又有黄山的峻峭。

4 . 背山起楼:靠山建造楼房。比喻使人扫兴的事。

5 . 山高路陡:比喻道路遥远艰险。同“山高路险”。

6 . 只见一座座山峰象无数把剑剌向青天,低山逶迤,滚滚滔滔。各种奇峰异石,千姿百态,有的如金蛇狂舞,有的似烈马腾空。在陡峻危立的绝壁上,一棵棵倔强的青松穿过乳白色的薄雾,在微风中婆娑起舞,好象有意向人们炫耀它那妩媚多娇的英姿。

7 .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8 . 黄山可真险啊,我有生以来还从没有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一座座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加断,几乎是九十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脚即刻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9 . 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雄伟山峰,有的像巨人,有的似骆驼,有的如骏马,形态各异,险峻陡立。

10 .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上竿。——元曲《登泰山》张养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