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录 >

读书之道的语录(关于读书的一句话经典语录)

来源:uu个性网发布日期:2024-06-05 09:20:43

读书之道的语录(关于读书的一句话经典语录)

读书之道的语录【一】

1 . 志界夫妻是相互感恩,绝不怨人。意界夫妇是快乐的,夫领妻成道,妻助夫成德,绝不生气。心界夫妇是礼仪夫妇,就会相互管辖啦!身界夫妇,是打骂夫妇,搅扰一生。

2 . 夫妻结合有三因缘:第一,是为了生活上互相照顾,互相关心;第二,是为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为世界留下一个好的人根;第三,是为了更好地关心和照顾双方的父母,让老人放心欢喜。

3 . 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海森堡

4 . 女人什么事也不做,全部依赖丈夫依赖父母,叫弱妇。

5 . 女人刚暴,管着男人,精神上欺压男人,说话像打雷一样,非常强悍,一手遮天,叫悍妇。这种家庭阴盛阳衰,丈夫会未老先衰,甚至夭亡,生下来的小孩也不中用。

6 . 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于一件事情很长时间很热心地去考虑罢了。——牛顿

7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8 . “图”是图谋,要去做的事。中医讲治未病,这是《黄帝内经》里的思想,意思就是别等到有病了再治病,有病了再治病相当于要去打仗了您现拿锤子砸兵器;渴了您现挖井,这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所以,一定要打提前量,我们要学会御敌于战壕之外。真的到大病爆发出来了,这时候医学往往力不从心。

9 . 子女不听话,不孝顺,首先要问自己是否也不孝顺老人,是否有做不对的地方。对上不认可父母(老人)的功德,对下(子女)怎么教育都不到位。

10 . 每一个细节,单独看起来,可能都没什么分量,但那些细节可能让你获得一笔新订单,可能让你获得赚钱的机会,也可能让你获得更多信任,或者只是单纯地让你积累人生体验,让你体会到生存的苦与乐。

读书之道的语录【二】

1 .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2 . 熟读之法,于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 . 教育孩子五步曲:养育教领导,但不许管。重点要培德,把道德教育好。

4 . 一家是否发达,子孙是否兴旺,与堂上老人有无善根福德直接有关。老人有德,子孙兴旺;老人缺德,一家灾殃,家道不兴,香火衰败。

5 . 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6 . 解释老子第八章前,我们需要先思考两个概念:“善”与“争”。老子所讲的善与道德无关,是指趋向于好的方向意思,或者我们也可以直接理解为“好”,仅仅即指事物发展的状态。争在很大程度上是违逆的意思,不争,即不与自然之道相违逆。

7 . 好书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类活动最丰硕长久的果实。——史美尔斯

8 .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郑耕老

9 . 很对。

10 . 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

读书之道的语录【三】

1 . 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欧阳修

2 . 道之所道,德之所德,道德也。无道之道,无德之德,无道德也,万物之所以有道而自生,皆因有道而有德也。万物之所以无道而自灭,乃是无道而无德也。万物自生而长生,乃是有道而有源也。万物自生而不能长生,乃有道而无源也,道之所源,玄也,玄之所源,众妙之门也,众生有道而自生,而不长生;有道无源也,有道有缘且有源者,有道至极,而求得长生也。众生求道善心者,皆有道之人也。

3 .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 .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若禅

5 . 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元陶宗义

6 .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周恩来选集》

7 . 出租车行驶在机场高速上,我旅途劳顿被盛夏炙热的夕阳晒得脸发烫头发晕,就往另一侧的座位移动了一下,黄师傅从后视镜瞥见了我。我解嘲说:“真是热啊!晒晕了。”黄师傅,稍做停顿,赶紧把车往路边开,然后递给我一块毛巾,让我把车窗摇下来,把毛巾夹在玻璃窗上,这样就可以挡住烧烤般的阳光了。虽然只是个小动作,我却记在了心里。

8 .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疾瘤。——袁牧

9 . 一宁可千人好,莫与一人仇:在芸芸众生当中,必定有与我们谈得来的朋友,也有比较疏远的人。我们应该宁可和千万人保持友谊,不必与某一个人为敌。所以,和大众相处,不一定要每个人都把你当朋友,只要不视你为敌就好了。

10 . 犯了错之后,有两种情形。一是自己先觉察了,在他人未发觉时,就已经纠正。另一是自己未

读书之道的语录【四】

1 . 嗜书如嗜酒,细味乃笃好。——范大成

2 . 本来是丈夫的事情,但是丈夫忘记做了,妻子不要埋怨,要认真把事情有做好;反过来,丈夫也要这样做。对方做不到的自己补上去。这就是互相补漏。

3 . 男女平等是指权力上平等,享受上平等。在本分上礼节上绝对不能平等。

4 . 足球皇帝贝肯鲍尔十分崇拜老子。他带领德国队夺得大力神杯后却突然隐退,许多人不解,而后的记者采访才表明了心迹,他说“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身退并非隐匿行迹,引身退去,而是敛藏不露锋芒不占据功劳。一个人成功之后,不能得意忘形,应保持平和,淡然处之才能长久。

5 .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6 . 女人有三妇:悍妇弱妇媳妇。

7 . 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8 . 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于学矣。——王符

9 . 其实不然,认错是一回事,改错又是另一回事。认了错,不一定非改不可,可以继续错下去,有权继续错下去,但必须承认自己错了。

10 .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阿宝》

读书之道的语录【五】

1 . 觉爱无架(价):不抬高身份,不把爱当作买卖。明白对方好处,赞叹对方好处;理解对方的难处,原谅对方的过。如对方有过,能启蒙指导对方改过。

2 . 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王安石

3 . 最著名的例子是,当举世皆认为地球是天体的中心时,哥白尼独自以为地球绕日而行,只不过是一枚小行星。结果如何,人人皆知,哥白尼不肯改错,后来观念改变,对错易位,谁是对,谁是错?

4 . 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 . 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韬奋《韬奋文集》

6 .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7 . 五宁可没有钱,不能没有道:金钱重要?还是道德重要?一般人当然觉得金钱重要!讲道德讲好话,旷时废日,不如用金钱能及时有效。但世间事就是这么奇怪,有时候金钱办不了的事,道德能办;金钱办不好的事,道德才能办得好。无钱无财虽然生活艰辛,但无道无德会受人轻视。

8 . 老子在讲过水的上善之道后,在下文是给出了人的上善之道的。“居善地。心善淵。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这几条就是人顺从自然规律的上善之道。居善地的居字,不只是住处,这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于世间停留处,皆可理解为居。我们说最好的居处在哪里呢?老子说是“地”,这里的地是大地吗?我看不只如此。天地相对应,天为虚,地为实,老子回答的地,也同水一样,是作为一个象征提出的。地是什么,这个可能就需要我们去周易当中寻找了,因为老子思想出于周易。所以我认为老子地的解释有两个,一是有形的地,我们需要从有形的地去理解其象征形而上的意义。二是周易所解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老子讲的善居之处,最好的居住状态,答案便是地或者说有地德之处。

9 .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10 . 咳(hai),婴儿笑。累,飘忽不定。婴儿还不会笑的时候,是最纯真的状态。回到婴儿的状态,就是修行,放空头脑,没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相当于睡眠。保持孩童状态的老人更容易长寿。

读书之道的语录【六】

1 . 学习要有三心:一信心,二决心,三恒心。——陈景润

2 .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 . 母亲说,不要小看任何一个人,每一个能活到今天的人,都有TA的生存之道,都有TA的人生哲学,TA背后都有一群人爱着TA,支持着TA。

4 . 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

5 . 每个家庭应设想到是自己的女儿嫁进这个家里,家婆应疼爱儿媳妇如同疼爱自己的女儿。如做不到,儿媳会用同样方式去对待她以后的媳妇,造成恶性循环。

6 . 精神能补物质的不足。

7 .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8 .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鲁迅

9 .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0 . 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我们应该力求把我们所有的时间用来做最有益的事。——斯宾塞

读书之道的语录【七】

1 . 凡是容易轻诺的人,他看轻这种承诺,他觉得承诺可以随便给,很简单,不注意这个细节,更容易“寡信”。如果许下了诺言,那么不管再小的一件事,都一定要做到。把每件事都要当作难事来做,不要轻视任何一件事,不要贪多,这样做事才会没有困难。

2 . 其实,也差不多。

3 . 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4 . 日习则学不忘,自勉则身不坠。——徐干

5 . 鬻,本读yu,这里读shu。昭,明亮。昏,昏暗。察察,特别精明,审查别人的缺点,挑剔别人的毛病。闷闷,不在意。没有悟道的人把光亮集中到自己身上,让自己高大光彩,显示自己。不好的领导者,对自己彰显功劳,把功劳据为已有,对别人叫是挑毛病。互相挑毛病,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孩子在幼儿园时就是喜欢挑其他小朋友的毛病。作为普通人,有这个毛病倒还可以理解;但作为领导,则非常不合适,你已经是领导了,部下有出息,光鲜亮丽的时候你应该高兴。与部下争名争利,得到的结果是让部下失望不合作消极对待。

6 . 孩子不用管,全凭德行感化。明白他的个性,帮他砍小枝留大枝。不娇不溺不打不骂。多鼓励,常肯定,少批评,不用物质诱惑。

7 .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9 . 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10 .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