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录 >

修辞类句子赏析方法(如何从修辞学角度分析句子)

来源:uu个性网发布日期:2024-06-15 18:12:45

修辞类句子赏析方法(如何从修辞学角度分析句子)

修辞类句子赏析方法【一】

1 . 如果我们都是孩子,就可以留在时光的原地,坐在一起一边听那些永不老去的故事一边慢慢皓首。

2 . 本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做好一件事必须具备的要求,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3 . 玉盘似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4 .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5 . 赏析:本句用拟人手法,赋予风雨水小苗阳光以人的灵性,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获取原来如此的诗意,与峡谷的凄清冷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6 . 地球难道不是圆的吗?

7 . 赏析:能换别的近义词吗?如“堆”,不能,因为是小雪,用“堆”不贴切,“顶”写出了小雪后小树特有的意蕴,轻巧灵动,一如后面的比喻,“像日本看护妇”。

8 . 隆隆之声传来,抬头看去,只见一架银灰色的庞然大物出现在头上。前身昂扬,两翼舒展,恰似一头上古鹰鹫盘旋于黛蓝长空之上。

9 .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10 . 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

修辞类句子赏析方法【二】

1 . 这条公路很长很长,就像一条长长的飘带一直伸向天边。

2 . 例句:“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邹韬奋《我的母亲》)

3 . 你永远也看不到我最寂寞时候的样子,因为只有你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才最寂寞。

4 . 赏析:作者运用排比句式,以表现大海惊醒后的剧烈动荡,展示了大海的粗犷豪放的性格,让读者读来琅琅上口。

5 . 仲夏夜,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那月光似乎带着一股清凉,驱赶着酷日留下的余热。

6 . 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7 . 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8 . 好的爱情,战得胜时间,抵得住流年,经得起离别,受得住想念。

9 . 自私是一面镜子,镜子里永远只看得到自己;自私是一块布匹,蒙住了自己的眼睛,看不见别人的痛楚;自私是一层玻璃,看上去透明,却始终隔开了彼此的距离。

10 . 放弃了,就不该后悔。失去了,就不该回忆。放下该放下的你,退出没结局的剧。

修辞类句子赏析方法【三】

1 . 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

2 .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3 . 春风像一只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4 . 考查句子的语言表达,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即是否运用修辞,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

5 .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6 . ⑴回归原位,理解分析:?怎么写写什么为什么写?

7 .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郁达夫《故都的秋》,句中用了三组整句)

8 . 赏析:以海墙作比喻,写出了森林的浩瀚和坚不可摧。透过字表,我们能够领会到作者对森林的喜爱与赞赏之情。

9 . 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10 . 常式句就是按照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等正常语序组成的句子;变式句则是为突出表达某方面的内容,临时改变某些成分的位置的句子。变式句能取得常式句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变式句一般有下面几种:

修辞类句子赏析方法【四】

1 . 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2 . 花儿在秋风中笑弯了腰。

3 . (一)从语言表达上看句子

4 . 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5 .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时,整个世界将为之让路。

6 . ()威尼斯并非没有桥,三百七十八座,有的是。(朱自清《威尼斯》)

7 . ()排比的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8 . 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

9 . 人难道可以没有一点精神吗

10 .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鲁迅《祝福》)

修辞类句子赏析方法【五】

1 . 团团如果跌一跤,几个举重运动员都扶不动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

2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3 . ⑶排比句赏析格式:本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突出)了(事物)的,增强语言气势,深化主题,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

4 . 例句: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

5 . (二)修饰语和中心语倒装

6 . 例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春》

7 . ()夸张的作用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8 . ⑴比喻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

9 .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10 . 难道你觉得自己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