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录 >

16-17岁励志书(适合12岁一15岁读的励志书)

来源:uu个性网发布日期:2024-06-15 12:28:13

16-17岁励志书(适合12岁一15岁读的励志书)

16-17岁励志书【一】

1 . 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2 . 书店里的人真多呀!你看,他们席地而坐低着头默默的看书。有的人在书架前浏览,仍真地寻找。还有的在小声地读。也有妈妈给小弟弟小妹妹讲故事……

3 . 四吹过的牛逼都会变成响亮的耳光,要么扇在自己脸上,要么扇在瞧不起自己的人脸上

4 . 《你的时间有限,不要为别人而活》是熊谷正寿十五年成功管理人生的经验总结,他独创的“超级时间整理术”旨在通过“记事本”实现自己的圆梦计划。他所倡导的时间整理术是一个以记事本为核心的系统,通过人生金字塔未来年表和三种记事本来管理时间,以此来实现人生的梦想!节课个步骤个方法,助你确立梦想管理时间掌控人生!

5 . 二十八相信我会离梦想更近一些

6 . 梦境每是现实的反面。

7 . 我已经是书店的常客了,我喜欢到书店里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拿起一本书便津津有味地看起来,往往一站就一两个小时,有时候,书店打烊了,我浑然不知。

8 .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9 . 一个实现梦想的人,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10 . 站在十字路口,长长的街道招牌林立,鲁迅书店四个字虽然像铁人一样立在招牌上,但是顾客却早已搭乘客车离去了,恰是现在的文人们。

16-17岁励志书【二】

1 . 鸾飘凤泊: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原来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也比喻进修生夫妻离散。

2 .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3 . 人生若没有一段想起来就热泪盈眶的奋斗史,那这一生就白活了。

4 . 特立独行的猫武汉出版社

5 . 要想成就伟业,除了梦想,必须行动。

6 . 书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

7 . 弗兰克尔是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本书第一部分叙述了弗兰克尔的集中营经历,第二部分阐述了他的“意义疗法”。本书不仅适合于心理学爱好者,也适合面临挑战希望寻找生活意义的人们。

8 . 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相传晋·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现多形容分析描写议论的深刻有力。近似的词力透纸背,形容书法根伟贴切。

9 . 三即使没有人给你鼓掌,也要优雅的谢幕感谢自己认真的付出。

10 . 不惜寸阴于今日,必留遗憾于明日

16-17岁励志书【三】

1 . 进入书店后发现非常热闹,从一楼到三楼都有很多小朋友在看书,有的靠在书架上,有的座在小凳板上,有的索性座在地板上认真地棒在手上看书。

2 . 书,是百花园,将我带入梦一般的天堂,书,是翅膀,带着我遨游神奇的天空,书,是飞奔的马,载着我在辽阔的大草原上自由飞翔,书,是生命之源,滋润着我那枯干的心灵。

3 . 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

4 . 书是面包——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5 . 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不断地重复做。

6 . 只有一条路可以通往远大的目标及伟大的事业:力量和坚韧

7 . 九人生总是很累的,你现在不累,以后就会更累。

8 . 信手涂鸦:信:听凭,随意;信笔:随便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后来用“涂鸦”或“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也有人自称信手涂鸦,以示谦虚的。

9 . 那些爱存在心里,我在慢慢学会释然。

10 . 当你落寞时,书给你勇气。当你悲伤时,书给你欢愉。当你狂躁时,书给你冷静。当你成功时,书给你导航。

16-17岁励志书【四】

1 . 书籍如一架梯子,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2 .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他的真书势形巧密,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草长浓纤折衷;他的行书遒媚劲健。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3 . 世界上荣誉的桂冠,都用荆棘纺织而成

4 . 一逢白壁书香社,几见朱阑障墓门。

5 . (日)熊谷正寿同心出版社

6 . 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

7 .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多少,而在能坚持多久。

8 . 理想不是一只细磁碗,破碎了不能锔补;理想是朵花,凋谢了可以重新开放。

9 . 王辉耀江苏文艺出版社

10 . 十一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是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是在每个机会都是会看到某种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