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录 >

100-1为什么等于零文案(100-1=0的道理误导了多少人)

来源:uu个性网发布日期:2024-06-18 17:03:55

100-1为什么等于零文案(100-1=0的道理误导了多少人)

100-1为什么等于零文案【一】

1 . 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什么有人可以经历第一次的成功,却无法实现第二次的飞跃呢?为什么有人总是在各种重负下踟蹰前行,却丝毫不感到愉快轻松呢?为什么有人总是沉浸在过去的光环里难以自拔,而找不到出口呢?那是因为,他们总是在不断地填充填充,却忘记了自己可以承受的空间,忘记了随时对自己清空减负。

2 . 死亡会让一切都变得公平,在死亡当中,没有富人或穷人之分,不会说有钱人死的比较舒服,穷人死的比较痛苦。死亡会显露全部,它一直都是十。有人得到十分,到他离开时候,他就必须失去十分,那将是“十分的痛苦”,这是绝对公平的。

3 . 有时候,我们愿意原谅一个人,并不是我们真的愿意原谅他,而是我们不愿意失去他。道歉并不总意味着你是错的,它只是意味着你更珍惜你们之间的关系。好好享受拥有美丽的过程,我们才会在磨练中成长,因为生活是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只有学会让自己用心如止水的态度来面对生活才是正确的。

4 . 一个成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内在充满了允许和自由,快乐与和谐,他会允许一切事物在身边自如的发生,因为他始终安住在自己里面,无比幸福。

5 . 观察你与人们,以及与情境互动的方式,不要抗拒与响应,当你熟悉了这个过程,你就越来越能够觉察自己的念头意见与判断,然后与它们保持距离,并且在每一种情境下都能维持平静。

6 . 可现实生活却告诉我,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哪有那么明辨的是非与对错?就算有,也不容易讲的那么清楚。

7 . 如果说,我亦是一个性情刚烈的女子,那么也许就会体现在这个时候。不管是怎样的一种感情,如果从一开始我就没有真诚在意过,也许,最后的好与不好也就会变得不那么重要。可正是因为自己从来都是很真诚友善的付出,所以才会不能接受别人的主动冒犯。有时候大脑的思维逻辑会变的很强烈,在我心中,会出现许多的`假设与为什么?然后总是力求对错分明,对的人可以宽恕,但错的人必须要有一个抱歉的态度。否则我将不能接受。

8 . 到了一定阶段,相较于毫无觉察的状态,反倒是保持觉察状态与做自己变得更容易一点。

9 . 如果我们没能成为自己,后果是非常可怕的:我们带着满身的枷锁制约限制抵抗,我们会将这些问题投射到所有人事物上;

10 . 校长只身一人,去了美国南部的农村,尝试着过另一种全新的生活。他到农场去打工,去饭店刷盘子。在田地做工时,背着老板躲在角落里抽烟,或和工友偷懒聊天,都让他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愉悦。

100-1为什么等于零文案【二】

1 . 聪明的人能在很多时候把我机会,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手;而智者却更懂得什么时候该放手。所以,拿得起来的是聪明人,而能够做到适时放手的,是智者。

2 . 心态是一个人内心持续的精神状态和情绪环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态,也就带来了不同的结果。

3 . 大仲马说:“烦恼与欢喜,成功与失败,仅系于一念之间。”

4 . 如果只为了让别人在你身边感到安全些,所以就让自己萎缩变小,这样想实在是太愚昧了!

5 . 你享受了内在的自由幸福和谐,

6 .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

7 . 为了发现自己和神性内在平静的连接,我们需要回归实相,并且心领神会地知道,我们已经拥有了一切。

8 . 鼹鼠是一种寄居在下水道的老鼠。一只在大河附近,天天饮滔滔江水的鼹鼠,和一只在下水道饮水的鼹鼠,并没有两样。事实上,一只小鼹鼠的腹中又容纳得了多少水?饮水过量,除了撑死之外,又有何益?

9 . 当你越是经常练习,就越容易保持觉察。

10 . 一旦你开始练习,你的身心就会记住那种感觉,这种感觉也会常来找你,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100-1为什么等于零文案【三】

1 . 让自己忙一点,忙到没有时间去思考无关紧要的事,很多事就这样悄悄地淡忘了。感情中最磨人的,不是争吵或冷战,而是明明喜欢还要装出不在乎。爱,总和自尊捆绑在一起。但自尊绝非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坦诚的面对自己。世人都习惯了扮演一种不屑一切的冷艳。演技越好,离快乐越远。

2 . 人生在世,要知足,要平凡,要感恩,不可以再任性强求。每个人都有伤心难过的时候,有时我们会惊奇的发现,每次在你难过时听你哭诉,陪你伤心的总是那么几个人。在你快乐时,他们也许不会出现,但当你难过时,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你身旁,好朋友是一辈子的`事。

3 . 当我们单身时,我们就觉得别人的恩爱是一件刺眼的事情;

4 . 你正是上天的孩子,是你把自己贬低了,这样会让你无法在人间有所贡献。

5 . 一旦你回复到自己真正的本质,开始欣赏自己,人们也就更能欣赏你。人们将透过你的爱而认识你,并且尊重你与你的自信。

6 . 以上的这则故事实际上为我们揭示了“空杯心态”的起源。

7 . 这只是一种依附关系,迟早都会消失,或者让你对它们渐渐失去兴趣,而且你可能还会因此受伤。

8 . 让自己自由!

9 . 或者:如果你小时候经常因为出去玩挨打,长大后你也会不允许孩子出去玩,你同样会打他——因为你被这样对待了,你也会这样对待别人。

10 . 马斯洛说:“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

100-1为什么等于零文案【四】

1 . 当你能够观察,而不将任何情境贴上好或坏的标签的时候,你就能将自己自由释放。

2 . 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简单。不管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永远不要去羡慕别人的生活,即使那个人看起来快乐富足。永远不要去评价别人是否幸福,即使那个人看起来孤独无助。

3 . 我们的存在也会同时解放了其他人。

4 . 许多的错与失,都是因为不努力,不坚持,不挽留。然后你就告诉自己一切都是命运。一辈子的爱,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也不是什么承诺和誓言。而是当所有人都离弃你的时候,只有他在默默陪伴着你。当所有人都在赞赏你的时候,只有他牵着你的手,嘴角上扬,仿佛骄傲的说,我早知道。

5 . 所谓的“空杯心态”就是归零谦虚的心态,就是重新开始。它要求我们不能沉迷过去,要不断调整自己去适应新的变化。空杯心态的本质就是挑战自我,永不满足。

6 . 歧路,往往是人们囿于常规的局限,尚未发现的道路。善于突破常规,勇于走上无人的歧路,则能让你找到新的出路。

7 . 都要来得更加容易。

8 . 当你成为你自己之后,

9 . 你就会允许别人,

10 . 当下一个记忆又开始播放,它会迫使你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觉察,正因为如此,你必须给自己下一个机会继续练习觉察并做你自己。

100-1为什么等于零文案【五】

1 . 清空过往,我们可以轻松地前行;而清空“成功”,将会带给我们更大的成功。一位国内著名的集团老总曾经说过这样意味深长的话:“往往一个企业的失败,是因为它曾经的成功,过去成功的理由是今天失败的原因。任何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都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周期性变化。”中国有一句古话,叫风水轮流转。经济学讲资产重组。生活就是不断地重新再来。不归零就不能进入新的“资产重组”,就不会持续发展。

2 . 就是成为自己

3 . 一开始或许有些困难,但一旦你有了觉察的经验,也就是回到了零的状态(没有意见判断与期待),你就会想要经常回到那个状态,哪怕只是灵光一现。

4 . 最美好的祝福。

5 . 而你只需要去信任,去行动!

6 . 答案是:当你开始“觉察”,你就能打破束缚!

7 . 当我们内在有限制,我们就不允许别人自由;当我们内心有评判,我们就不允许别人自在;

8 . “我们最深的恐惧,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匮乏,相反的,我们那最深的恐惧存在是因为我们无比强大。不是我们的黑暗,而是那个光明让我们感到害怕至极。”

9 . 有人认为有钱人比较快乐,这是错的。一个穷人用几百块就能得到的快乐,等他有钱后,可能要花几万块,甚至几十万才能得到同等的快乐。当你口味越重,那些东西的口感就越差;当你钱越多,那些钱的价值就越小;当你肚子很饿的时候,给你一颗馒头那是美味,但当你吃了五颗馒头,你就会食不知味。

10 . 哈佛校长在职业倦怠激情减退的关键时刻果断地选择了清空自己,从而重焕生活激情。他用亲身经历向我们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过去对于我们无论多么光辉荣耀,也只是前进中的一个驿站,背负着过往的成就,难免会心生倦怠,停滞不前。而当我们换一种思路,毫无留恋地“清空”我们辉煌的过往,轻装上阵,或许能不受束缚地开辟新的天地,重拾工作的激情与生活的乐趣。

100-1为什么等于零文案【六】

1 . 不幸的是,我们最普遍的运作方式,就是完全无察觉的认定:我就是“记忆”:我就是他们说的这样,我就是如此糟糕,我无法改变。

2 . 去好好的看向你的内在,去内在寻找你生命所需的一切真相!

3 . 聪明人善于处世,懂得人情世故,左右逢源,所以会显得热闹活跃一些;智者却因甘于淡泊而显得冷清孤傲,淡定从容。聪明人比较敏感,因而烦恼也多;而智者却能达到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从而远离烦恼。

4 . 然而,念头信念意见与判断是不完美的,这些干扰与局限我们的程序与记忆,就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它们通过社会与我们的经验,输进我们的意识里。

5 . 最近,我把这个梦讲给了一位学心理学的朋友,她解释说,做这个梦不是他们需要你,而是你太孤单了,你需要他们。这个梦重复了许多个夜晚,终于有一天,我病倒了,流了一身的虚汗,休克倒在了卫生间。等我醒来后,体力有些恢复,我打电话给在国外的老婆,她马上通知在北京一位姓王的大姐来照顾我。这次经历,对我的心理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真正勇敢地让自己回到了人性最原始的状态。心理强大了,意志变得坚强了。

6 . 并不存在于你所拥有的那些:

7 . 这三个月的经历,像一个淘气的孩子搞了一次恶作剧一样,新鲜而刺激。更重要的是,回到一种原始状态以后,就如同儿童眼里的世界,一切都充满乐趣,也不自觉地清理了原来心中积攒多年的“垃圾”。

8 . 任何你现在认为必要且可以向外求的东西,都只能让你感到短暂的兴奋。

9 . 渐渐地,你就会觉得自己像小孩般地自由,只观察与赞叹这生命的奥妙。

10 . “限制”和“结果”所捆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