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录 >

一年级即将进入二年级的文案(一年级准备升二年级的文案)

来源:uu个性网发布日期:2024-06-22 19:20:16

一年级即将进入二年级的文案(一年级准备升二年级的文案)

一年级即将进入二年级的文案【一】

1 .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诗》

2 . 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鱼玄机《闺怨》

3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 .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5 . 商山风雪壮,游子衣裳单。四望失道路,百忧攒肺肝。——《商州客舍》孟郊

6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杜甫《登高》

7 . 浓雾慢慢散开,我又看到了那生机勃勃的景象。小草在慢慢地发芽,小鸟在高高地飞翔……啊!大自然多美呀!

8 .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9 . 在地上,青青的小草,破土而出,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在公园里,到处都可以看见这一些生命力顽强的小草。五颜六色的小花各不相让,争奇斗艳,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各种各样的花在一块真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坛。(wwwlzcn

10 .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李白《白马篇》

一年级即将进入二年级的文案【二】

1 . 我眼中的春天是一位细心的化妆师,她让小草破土而出,露出嫩绿的小芽,给大地染上了一片绿色。她让树枝长出毛茸茸的嫩芽,变成嫩叶,换上崭新的绿装。那些姹紫嫣红各式各样的花朵,像五颜六色的地毯,把大自然点缀的更加美丽。我走进树林,小草悄悄地钻出了大地妈妈的怀抱。春风来了,微风吹过,小草在向我招手,花儿在向我点头。路边的野花竞相开放,有紫的黄的粉的红的……都争奇斗艳。柳树那长长的枝条像春姑娘的长发随风飘扬,时而摇摇摆摆,时而翩翩起舞。

2 . 笋柱秋千游女并。——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3 .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苏轼《赵昌寒菊》

4 . 《秋夕》

5 . 春天的雨是柔和的,只见春雨在竹枝竹叶上跳动着。那雨时而直线滑落,时而随风飘洒,留下如烟如雾如纱如丝的倩影,飞溅的雨花仿佛是琴铉上跳动的音符,奏出优美的旋律。

6 . 当峭厉的西风把天空刷得愈加高远的时候;当陌上呼头的孩子望断了最后一只南飞雁的时候;当辽阔的大野无边的青草被摇曳株株枯黄的时候—一当在这个时候,便是秋了,便是树木落叶的季节了。

7 .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8 .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南唐·李璟《浣溪沙》

9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10 . 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一年级即将进入二年级的文案【三】

1 .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2 .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3 .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刘禹锡《始闻秋风》

4 . 【唐】李白

5 . 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6 .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王勃《秋江送别二首》

7 .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8 . 唐代诗人高骈《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9 .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____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10 . 秋枫秋是播种的节令,秋是伤感的季节,秋也是枫的时节。秋的枫是那样的伤感。枫的叶是那样的多愁!秋风吹过,带走了叶!一片片叶不愿的的离去,换不来枫的挽回,枫不是不想而是无奈挽回……

一年级即将进入二年级的文案【四】

1 .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念奴娇》

2 . 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李百药《秋晚登古城》

3 . 《中秋月》【宋】苏轼

4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 . 多明媚的秋天哪,这里,再也不是焦土和灰烬,这是千万座山风都披着红毯的旺盛的国土。那满身嵌着弹皮的红松,仍然活着,傲立在高高的山岩上,山谷中汽笛欢腾,白望在稻田里缓缓飞翔。

6 . 春天来了!你看,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丁冬丁冬”,它就像大自然的神奇歌手,唱着清脆悦耳的歌,向前奔流……

7 . 可恨良辰天不与。--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8 . 美丽的紫藤萝枯萎了,它不能为校园增添色彩了,但是它很聪明,它把这个重任交给了如同刚刚长大的蝴蝶兰,这样,春天夏天由紫藤萝为校增彩,秋天冬天由蝴蝶兰为校增彩,这样,校园一年四季都会美丽的。

9 . 。秋天虽然没有春天那么艳丽,可它有一种颜色是天下一绝的--红。枫叶只有在遇见秋天时才会脸红,远远望去,像朝霞一样红,把山都染红了。风吹来,枫叶像红色的雪一样,飘了下来。好让人们前来欣赏。

10 .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一年级即将进入二年级的文案【五】

1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 .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3 . 秋晓上莲峰,高蹑倚天青壁。——陆游《好事近·秋晓上莲峰》

4 .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5 . 这是雪与人的静思之情的很好结合,是封建社会才女的寂寥,窗内窗外人与雪的情景交融,反映了一定的社会背景,这是文学作品与一定的社会背景有联系的典型例子。

6 .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7 .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李珣《渔歌子·荻花秋》

8 . 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何如钓船雨,篷底睡秋江。——《独酌》杜牧

9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10 .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李白《折荷有赠》

一年级即将进入二年级的文案【六】

1 .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2 .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3 . 《初秋》【唐】孟浩然

4 . 日暮平沙秋草乱,一双白鸟避人飞。--袁宏道《感事湘山晴色远微微》

5 . 走进校园,我看到火红的木棉花一朵一朵地挂在树上,美极了。我好想去闻一闻它们的香味!

6 .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____严武《军城早秋》

7 . 【宋】苏轼

8 .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9 .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10 .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一年级即将进入二年级的文案【七】

1 . 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郑板桥《沁园春·恨》

2 .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李白《送张舍人之江东》

3 .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____李白《乌栖曲》

4 .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三五七言》

5 . 不止这些,就连桃花也从美梦中苏醒了过来。有的害羞躲在花苞里,有的刚刚绽开了几个花瓣,还有的全部开放了,大胆的绽放着它们的美丽。红彤彤的一片别提多好看了,不由的让人想起这样一句话“人面桃花别样红”。

6 .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7 .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8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 .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0 .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杜牧《齐安郡晚秋》

一年级即将进入二年级的文案【八】

1 . 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纳兰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2 .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3 .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

4 .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5 .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绝句漫兴》)

6 . 春日,春雨蒙蒙,绿油油的竹山,翠生生的竹林,像一幅烟雾迷梦的水墨画。雨雾纷扬,洒在竹叶上,沙沙沙沙,像少女轻抚琴弦,像春蚕吞食桑叶。

7 . 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平乐孤花片叶》

8 . 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____纳兰性德《清平乐·孤花片叶》

9 . 春天来了,山上的冰雪融化了,花儿苏醒了,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漫山遍野的野花笑了,春姑娘从春天的王国里翩翩走来。

10 . 此情不及墙东柳。--张耒《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

一年级即将进入二年级的文案【九】

1 .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卢纶

2 . 稻田旁边有个池塘。池塘的边上有棵梧桐树。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有的落到水里,小鱼游过去,藏在底下,把它当作伞。有的落在岸边,蚂蚁爬上去,来回跑着,把它当作运动场。

3 . 京洛风流绝代人。——姜夔《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4 . 在这一个温暖的季节里,在树林里,许多的树木都开满了鲜艳的花朵;大家都不肯相让,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各种各样的花真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坛。许许多多的蝴蝶和蜜蜂都闻到了花的香味,都不约而同地飞来采蜜,在半空中飞来飞去。

5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6 . 镜水夜来秋月,如雪。——温庭筠《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7 . 秋,是丰收的季节,那田地里的麦穗摇曳着饱满丰盈的身姿随风扭摆,果树上的果实个个像待嫁的新娘,新鲜可人,娇嫩欲滴。

8 . 落叶凋零,枯枝败柳,一阵凉风吹走了最后一片叶子;虫蚁也做好了入冬的准备,正高声高唱着对来年春天的向往;蟋蟀弹琴,螳螂伴舞,为入冬后的沉寂作最后的渲染;唯有常青树依然焕发着它的风采,在这万叶凋零之时彰显出它独特的魅力,落叶归根却也生机盎然。

9 .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10 .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