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录 >

常用名人名言大全及解释(名人名言及适用范围和赏析)

来源:uu个性网发布日期:2024-06-23 01:23:19

常用名人名言大全及解释(名人名言及适用范围和赏析)

常用名人名言大全及解释【一】

1 .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 .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3 . 解释: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4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汉郑玄注:“富贵而不以义者,于我如浮云,非己之有也”。南宋朱熹《论语集注》:“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漠然无所动于其中也”。意谓:以不义手段占有的财富与官位,对于我如同天际的浮云。又见《论语》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于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贵的具体原则,即须合于“义”与“仁道”,违此而获,则被视如过眼烟云之不足取。同时亦表明其于清贫生涯甘之如饴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与襟怀。

5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王肃注:“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王释“学”与“习”为一义,似专指诵读。但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诵习”仅是“一端”(见刘宝楠《论语正义》。皇侃疏“时习”说:“凡学有三时。”一指年岁,二指季节,三指晨夕。近人蒋伯潜认为“学是知新,习是温故”(《十三经概论》。

6 . 提壶菊花岸,高兴芙蓉池。——《仪鸾殿早秋》

7 . (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8 . 《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摘孔子《论语》

9 . 追求客户满意,是你我的责任。

10 . (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常用名人名言大全及解释【二】

1 . 孔子名言。《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正义》引《申鉴·杂言下》注曰:“君子乐天知命故不忧;审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惧。”又《论语·宪问》所记三者次序不同:“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自谦其不具备知仁勇三者达德,而自子贡视之,孔子三道尽备,故曰:“夫子自道也。”(《宪问》

2 . 解释:用公平正直来对待怨恨,以恩德来报答恩德。

3 . 雪虐风饕:风雪交加形容严寒

4 . 我们专心至“质”,“质”在必得产品前进齐创新,质量努力共弘扬转动质量车轮,高扬兴业风帆。

5 . (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6 . 解释: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7 . 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8 . 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9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 . 天寒地坼:形容天气寒冷,把地都冻裂了例:“这天寒地坼的冬季,正是伐木的黄金季节”

常用名人名言大全及解释【三】

1 . 元高明琵琶记第三十一出几言谏父“这妮子无礼,却将言语来冲撞我。我的言语到不中呵,孩儿,夫言中听父言违,懊恨孩儿见识迷。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2 . 朽木不可雕也。

3 . 品质是企业的生命,信誉是企业的灵魂安全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效益的源泉。

4 . 解释:执政者不因人说好听的话就提拔他们,也不因他是坏人就鄙弃他说过的正确的话。

5 .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6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

7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朱熹注:“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论语集注》清刘宝楠则释此句为:“谓以礼敬事鬼神也”(《论语正义》。《礼记·表记》:“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结合上述孔子告樊迟语,可看出孔子持与夏人商人不同的鬼神观,并教樊迟从周道。孔子在承认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对鬼神既不轻慢亦不要予以亲近,这与其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中强调先人事,后鬼神(《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态度相一致。

8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

9 . 解释: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的人,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10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

常用名人名言大全及解释【四】

1 .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 . (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3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

4 . 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5 . 团结一条心,石头变成金。

6 . 名不正,则言不顺。

7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

8 . 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9 . 解释:意思是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10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

常用名人名言大全及解释【五】

1 . 创世界第一品牌,建卓越优良品质以信誉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谱写企业优质乐章,树立企业优秀形象。

2 . 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3 .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4 .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5 . 解释: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加给别人。

6 . (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7 . (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8 .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9 . 这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0 . 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常用名人名言大全及解释【六】

1 . 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

2 . 【原文】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文】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3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 . 解释: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了!“

5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孔子《论语》

6 . 解释:懂得学业的人不如喜爱学业的人,喜爱学业的人不如以从事学业为快乐的人。

7 .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云安九日》

8 . (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9 .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10 . (《关睢》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常用名人名言大全及解释【七】

1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包咸注:“讷,迟钝也。言欲迟而行欲疾。”朱熹引谢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论语》中尚有许多同义之句:“慎言其余,则寡悔”(《为政》“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贯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参见“敏于事而慎于言”。

2 .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3 . 一个人心灵要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不断充实自己。

4 . (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5 .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

6 . 芙蓉金菊斗馨香。: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7 . (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8 .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9 . (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10 .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